纯净而绚丽 可美学可神话
——彭敏诗集《献给虹》读后
草可
八年前,我读过彭敏的诗集《老家是我相思的富矿》。那是一本关于故乡与乡愁的诗集,诗中有接近灵魂最近的乡音,有烈酒一般至真至纯和随时间沉积的淳厚与温润。
诗集中,无论是《小村儿》《一尺长的身体万丈长的记忆》《回望》还是《姐姐,你怎么老了》等,都能从诗中读出现实的悲悯与生命的疼痛,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。
在诗中游走,你得屏住呼吸,循环往复,放眼感念。感念那山那水那树那村那人,诗人勾勒出的一幅幅画里画外,便是我们寻找多年,令人神往的“富矿”。
八年后,当我捧读彭敏的新诗集《献给虹》,却是一种全新的感知与体验。诗中自始至终没有离开一个字“虹”。他将“虹”带着颜色出现,一种或多种,纯净而绚丽;将“虹”带着深情出现,出世入世,或单或双;将“虹”带进宇宙万物,可美学可玄学可神话。
94首关于“虹”的短诗,可以说首首用情句句入心,每一首都令读者爱不释手。以至于当我拿到诗集时,已经有人在诗中勾画和诠注。虽然都是用铅笔小心翼翼地圈点,也足以表达读者对诗人的尊重与认可。
诗集中诗人对“虹”的表达与驾驭,可以是弱小的,也可以是强大的。可以是不同角色,以不同方式出场。在诗人眼里“虹”既是意象又是具象,既虚无又真实?!昂纭钡募且湓诿卫?、笔里、诗里出神入化,有意无意地流露,这“虹”可以是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也可以是人生奇遇与过往。
诗集中诗人总是借“虹”以不同视角、感官、节奏、气息来来回回地表达思想、情感、悲喜与苦闷,以及对世俗的沉默与反抗。这种表达包含个人情怀与家园情怀,包含儿女情长与对众生万物的爱??梢钥闯鍪艘浴昂纭蔽?,贯彻始终,在诗中延续“虹”又升华“虹”。
其朴实、自然与色彩的交织,对“虹”的合理重组与巧妙转场,这力道都是蕴藏在血液里的气质,是人生阅历积淀下来的结果。
《献给虹》NO.4:“不敢去轻易触碰花事/低到尘埃里的隐痛/落入陈年时光的背影/灯火阑珊,小村儿侧过脸来/低头啜饮小溪的忧愁/魂魄归隐幻化千年小妖女/藏于露珠现身笑靥/抹去天堂再造人间/我是小妖女万年的大粉丝?!?/span>
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“花事”,或浅或深,或浓或淡。然而“花事”令人魂不守舍,它总是白昼萦绕,像一枚小妖女,让人欲罢不能又任其沉沦。
诗人通过隐喻的表达,给读者放大空间,又通过留白的方式,让读者遐想无限。天堂与人间都执着于情深,无论渴望与无望,在诗里都可静静地表达与流淌,去散发那无尽的深邃与本真,达到思想与灵魂的契合,那份情愫冷暖自知。
诗人在诗里冥想,与时空对话,陪自己抒情,让小妖在情绪的真相中缘起缘灭,在灵魂中自由出没,这感觉看似信手拈来,实则历经千辛万苦。
《献给虹》NO.5:“虹是我离天上最近的童年伙伴/我总爱叫你“小h”/那天透过红籽的羞涩望你/你的目光无意间滑进我的衣袋/我紧紧把它拴住/并且缠了几圈儿/如装你的笑声/衣袋的耳朵泛滥成大海?!?/span>
诗人对“虹”的参与、想象似乎是与生俱来的,内心的疯狂与大胆,是穿行于梦幻与现实的无力感。怎样的幻化与甄灭才能抵达如此情深义重?那敏锐、那情思、那期许,是对现实与虚幻的双重意象。
在诗人心中,此时的“虹”亲切美好而又遥不可及,于是“笑声”要用感性去抓住,用情怀去抒写,用耳朵去泛滥。这份给予与体验,唯有共情者才能感知与懂得。
我们都有童年的小伙伴,都有不堪回首的回忆,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直面有勇气表达,诗人做到了。敢用深情描摹内心的真实,敢用岁月掀开深层的过往,这本就是一份可贵与难得的心境。
《献给虹》NO.18:“把惆怅晃成怀盏/在觥筹交错的当儿/虹,请饮下/满天星辉/千年洪荒/旷世孤独//与影子对话/空守多年的秘密/为我解渴//天堂送给你/地狱留给我?!?/span>
“虹”继续在诗人的笔下收放自如,同时那么骄傲那么肆虐。此时,诗人的情绪与情感的互相交织,让矛盾与冲突的接踵而来。有人生的思考,也有人生的无奈。有对现实的不甘,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总之,读者能够通过诗句读出诗人复杂的内心。这“虹”可以是“毒”,在诗人笔下、思想、梦里游走,魅力无限又空空如也。
于是“空守多年的秘密”,“为我解渴”,然后“天堂送给你”,“地狱留给我”。此时的“虹”似乎又变成忠实的听众,什么都不用干,即使隔着天堂与地狱的距离,“虹”对于诗人都是一种治愈。
《献给虹》NO.33:“水穷处行云里/人生的关隘中/花蕊的伤痛里/我一直在找寻你——/虹,我的神//繁华的历史芳菲处有你/没落的王朝断气声中有你/一路走来/你在云烟中/尊神般不动声色/穿云破雾抛却利禄功名/浪尖上激浊扬清//你有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/你幻化极度之乐和极度之苦/在大悲大喜中畅游天地?!?/span>
“虹”一直让诗人欲罢不能。无论“水穷处行云里”,还是“人生的关隘中”,虹就是神,这种特立独行与个性偏好,可幻化极度之乐与极度之苦,在大悲大喜中畅游?!昂纭笔鞘说木褚揽?,对它的想象与向往,可感性可理性,可实在可虚无。
“繁华的历史芳菲处有你”,“没落的王朝断气声中有你”,“虹”的影子挥之不去,“虹”依然备受诗人的牵绊,诗人始终因“虹”而情绪波动。但无论“虹”是天使还是魔鬼,都无法阻挡它在诗人笔下生辉。
“虹”的出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。此诗看似写“虹”,实则也是在写现实、写世俗、写对生命的无畏与不屈。生活中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境况,经历怎样的悲喜都值得畅游于天地。
《献给虹》NO.66:“春天的约会/没有预订/虹奔赴春的怀抱/海滩/村野/叠印你的睡姿//均匀的呼吸/开出最美的花朵//我藏在青春醒来的胡须里/偷偷张望/竟忘却了/跨过春天的门槛/很难回到春天?!?/span>
这次的“虹”奔赴在春天的怀抱里,而“我藏在青春醒来的胡须里”,“竟忘却了”,“ 跨过春天的门槛”,“很难回到春天”。有一种时光流转的况味,既看到曾经的青葱岁月,又看到如今的沧桑突变。
关于“虹”,关于回不去的春天,有一种悲悯与伤怀。这种悲悯与伤怀可与“虹”对话,与世俗坦白,与读者共鸣。美好终究属于昨天,属于过去,属于春天那些花开的日子。
每个人都有过青葱岁月,有过情窦初开,有过巷口里转角处的回首与告别。此诗对意象的把控实在太好,有诗人对青春最深的眷恋,也有对美好曾经讲不出的再见。内心的辛酸与无奈相互交错,只因再也回不去了。
《献给虹》NO.74:“虹/一生都在和你打交道/和一只空瓶打交道/空瓶没有水/空瓶毫无表情/一些旧事在里面浮沉/个个面黄肌瘦//故乡三官村的门牙走丢/漏风了//闪电开始偷渡?!?/span>
又是一首意味深长,让诗人感怀,给读者留白的诗。关于“虹”,“一生都在和你打交道”留下的却是一阵虚无。没有虚空是假,不失落也是假。即使是空瓶,也可盛满浮沉的旧事。一个个人物从“空”中浮现。故乡与“虹”一样重要,一样隐痛,于是故乡的门牙漏风就有闪电乘虚而入。那闪电让思路、精神和情绪都炸裂了。
诗人借诗在帮读者表达。人生路漫漫,那些失落与茫然,空虚与无助,那些毕生参与也无法契合的情感,像一场大雨倾盆那般肆意挥洒。即使是带着伤痕,也是有力度的,有智慧的,有感情的。
只不过,此时诗人的“虹”是属于他自己的“虹”,但遇见的“空”却是道出众生万物的虚空。
《献给虹》NO.86:“天上的河/地上的河/不知哪条河流向我/不知哪根脉管的血涌向我//走走停停/停停走走/望一望前方的路/看一看反向而行的河流/青丝突然变成华发/摇摇晃晃的宇宙突然平静下来//风中的手指书写河水、鸟鸣、时光/画一轮虹/留给我”。
此诗为什么让“虹”在最后才出现?原来“虹”是诗人的“突然”,是诗人的生命。于是无论天上河还是地上河,无论河流与脉管的血,无论青丝变华发,内心都是丰满的,因为只要“风中的手指书写河水、鸟鸣、时光”,“画一轮虹”内心就圆满了。
诗人内心的这种“圆满”无不让读者感动。毕竟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,还能够守住内心的纯净,自始至终被“虹”慰藉。总是能够合情合理地依附于对“虹”的情感,并以自己的方式让“虹”一直“住下”,一生滋养,这是何等的妙不可言?
读彭敏的诗集《献给虹》,更多是感染和感动。诗人可以让“虹”在心灵与灵魂中自由穿越与行走,需要状态,更需要境界。
蒋登科说:“我们很难将彭敏笔下的‘虹’理解为某一个具体的存在,它既是自然存在的物象,但更是艺术的形象。从自然之物出发,融入了诗人的阅历、情感、人生思想等,使‘虹’在诗中升华为一个精神的存在。并通过‘虹’将看不见、摸不透的情感、体验具象化,达成了实与虚的融合,虚中含实,实中生虚,虚实相生,相互成就。”
董喜阳说:“彭敏找到了自我诗学之路。其诗绝不是古典诗性的画地为牢,而是以古为鉴,以史为经,以语言,以生命的碰撞和经验的审美为纬,编织着个人诗学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节点的网。在其诗语言的叙述中,他以情载人,以人说诗,以诗论命,将抒情和叙事的终点融入新时代的盛世背景之中,那幽默、天真、浪漫的诗情背后,裹挟着诗人本体的曲折经历?!?/span>
我想说:“彭敏的‘虹’在诗中鲜活生动,曼妙多姿,天真无邪,总是能够天马行空地遨游。那感觉的层层叠叠、万种风情和不可名状,那意象的大气磅礴、千丝万缕和苍茫无际,那情绪的动荡不安、惊鸿一瞥和捉摸不定——终是成全了诗人笔下的一次次复活?!纭杂谑擞幸恢质贾盏纳衩兀了赖闹醋藕鸵簧纳羁?。‘虹’是诗人生命的共同体,是心中的朱砂痣,是故乡那深远的梦,是对现实生命的无尽探索,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?!?/span>
彭敏这部既短又长的创作,是灵魂的皈依,也是心灵的伫立与笃定。诗中的“虹”,既是献给虹本身,也是献给现实与理想,献给感性与理性,献给读者与自己。而诗外的“虹”,将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探索。 (此文被重庆市评论家协会评为“2024年度基层文艺评论优秀作品”)
作者:草可,本名张诗兰,重庆市梁平区人。中国诗歌学会会员,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。
作品简介:《献给虹》由重庆出版集团、重庆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,系全球首部抒写彩虹的长诗(诗集),《国际诗歌翻译》杂志及“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”微信公众号对《献给虹》进行英汉对照连载,向全球进行推介和传播?!断赘纭酚?4首短诗组成,每节既独立成章,又相互映照,通篇浑然一体?!昂纭笔且恢肿匀痪肮?,也是一种象征,给诗人带来无数美好的记忆和甜蜜的痛苦?!昂纭钡囊庀蠹仁窍质档暮纾彩切牧榈暮?,更是诗人对青春、爱情、生命、向往等的追寻、追忆,从童年、青年、中壮年的角度去感悟“虹”,体验纯美博大的境界。一种“虚静、逍遥、悲怜、欢喜”,一种“沉默、透明、纯净、辽阔”。唯美、大气、丰盈,透着繁华和各种色调的明朗,在色彩、形状、光影中抵达人与自然的和解,融入诗人对人生对生命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和内心探照,唤醒“一种沉哑喑灭的美,一种氤氲在天地之间的关乎诗学的阳刚之美”。
(《重庆文艺》编辑部供稿)